協會推廣腎友志工團,協助醫療院所CKD實施腎友衛教關懷服務三年來,我們發覺,腎臟病人當面臨醫師宣判必須接受洗腎治療時,除了自身當下的恐懼不安與沮 喪外,對於洗腎方式的觀念,普遍仍停留在老一輩時代,必須每週三次,每次綁在病床上接受4-5個小時的血液透析方式。對於有心血管疾病、害怕打針或喜歡交 際旅遊及繼續就業或升學的人們而言,常跑醫院的壓力,的確是對病人原本的生活起居方式造成嚴重的影響!

病人也有選擇的權利。雖然健保局明訂「洗腎前充分告知機制」,要求醫療院所在病患洗腎前要完整進行有關血液透析、腹膜透析及腎臟移植的衛教,但通常病患得 知必須洗腎時,僅能在短時間倉促做決定,但卻不一定會選到適合自己的洗腎方式。於是,協會於10月7日假台大校友會館,召開《洗腎前自我評量表記者會》, 提供「洗腎前自我評量表」,希望協助病友及其家屬加速事前評估的流程、提高與醫師對話的能力,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洗腎方式。

評量表內容包括,「是否可以自理日常生活」、「居住空間是否有獨立空間,放置透析器材」等16項問題,如果病患答案過半數為「是」,表示不論在個人認知、意願及居家環境上,都具備居家洗腎條件;若有半數答案為「否」,代表較適合到醫院做血液透析。

出席記者會的基隆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吳麥斯表示,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兩者存活率差異不大,患者可以依據生活方式,與家人一起做選擇。腹膜透析的最大好處是相對較能保留殘存的腎功能。

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任洪思群表示,選擇腹膜透析最困難的就是病人的「不安感」,大多數病患仍對沒有醫護人員協助下自行操作透析治療缺乏自信,這也是自我 評量表中強調的重點。他認為醫院多一點協助就能有所改變,例如慈濟醫院推動體驗式衛教、志工協助,甚至開辦外籍看護工訓練課程,若是充分告知病患透析方 式,約有4成的病人都希望使用腹膜透析,結果對病患跨越心理障礙、選擇腹膜透析很有幫助,選擇後的流失率也很少。

 

洗腎前自我評量表記者會 「洗腎前自我評量表」4步驟

第一步:《點此下載自我評量表格》,或電洽協會(02)25174905
第二步:與家人或照顧者共同討論,填寫評量表
第三步:看書或上網蒐集更多透析治療訊息;
第四步:帶著填妥的「洗腎前自我評量表」與醫師討論。
洗腎前自我評量表記者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