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預先植管(SIPD)?

階段式開始腹膜透析(SIPD- Stepwise Initiation of Peritoneal Dialysis) 又稱:腹膜透析的階段式導入法 (SMAP-Stepwise initiation of PD using Moncrief And Popovich technique)

對日後需腹膜透析的病人做皮下預埋導管的技術,Moncrief JW與Popovich RP兩位學者早於1991年就已提出,當初的構想背景主要是運用在降低腹膜炎與出口感染之發生率;預先埋管的觀念隨後在日本被發揚光大,自1999年起由貴友會王子病院的腎臟科醫師窪田實(Dr. Minoru Kubota)積極地引進此法,並確認其有用性。窪田實醫師曾對外發表意見表示:腹膜透析治療上,預先植管經確認在感染、滲漏、住院天數、病患的生活品質等方面都具有優點的方法。為了SMAP 的普及和發展,自2001年起開始,日本醫界為此一技術舉行醫療研討會,進行各式各樣的討論,並成立了SMAP研究會。至今日本已有25%的腹膜透析患者選擇預先植管的作法。2006年窪田實醫師來台交流此一觀念技術,目前在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、台北新光醫院等施行。(註一)

腹膜透析的階段式導入法與以往的腹膜透析導管植入術不同,預先植管的基本概念是將「建立導管」與「開始透析」兩個階段分開,這種作法適用於CKD第五期(末期腎衰竭病患),且選擇腹膜透析為長期腎替代療法的患者。

預先植管方法是在植入導管時,將腹外段埋在皮下,提供傷口與導管良好癒合的充分時間(約4~5週),日後病患需開始進行腹膜透析治療時,再營造導管出口,將導管末端外露,供腹膜透析使用。接受預先植管導管植入,因為導管埋在皮下,可阻絕腹腔與隧道遭外界污染之路徑,進而達到降低腹膜炎與出口感染之發生率。除了可減輕諸如感染、滲漏等等因導管引起的合併症,也被預期可縮短住院日數、促進計畫性透析(Planned start)的成功率,更重要的是避免緊急透析及其相關危險性及併發症,讓患者更平順的進入腹膜透析治療。比照接受血液透析病患預先建立血液瘻管之模式,預先植管法能有效規劃植管與後續之照護與腹膜透析,形同提早為腹膜透析做好準備。

※註一:可施作預先植管之醫療院所列表(2011更新)

北區 :台大、榮總、林口長庚、新光、台北馬偕、淡水馬偕醫院。
中區:彰化基督教、雲林台大。
南區:大林慈濟、嘉義基督教、聖馬爾定、成大、高醫、高雄長庚、阮綜合、義大、東港安泰。

 

sipd_graph

 

sipd_photo說明:預先植管後,外觀並不十分明顯,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作息(手術後35天,已拆線)


預先植管的優缺點:

◆ 優點

1. 在身心狀態較穩定情況下選擇透析療法

2. 計畫性地植管,手術方式簡單

3. 導管在埋放期間不必照顧出口

4. 導管可長時間埋放於皮下

5. 施行出口製作術後,可馬上執行腹膜透析

6. 可適時開始腹膜透析並給予全劑量(full dose)的透析量

7. 腹膜透析開始時不會發生滲漏現象

8.導管感染的情形較少

9.縮短住院日

◆ 缺點

1. 導管植入後,導管在腹腔內的狀況無法得知

2. 須作導管出口營造術

腹膜透析預先植管